在凹版印刷過程中往往會發生一些由機械、工藝原輔材料、復合機廠家工作環境等因素引起的印刷故障,從而影響產品質量和生產進度?,F將在從事凹印工作中積累的實用經驗介紹給大家,供同行們參考。
故障一 規則性和無規則性線痕(刀線)
1、規則性線痕
原因:
(1) 油墨內混有殘渣把刮墨刀劃傷;
(2) 印版或能被硬物劃傷;
(3) 印版滾筒磨損掉鉻,銅層裸露。
解決方法:
(1) 用80目的銅網重新過濾油墨,并用600號水砂紙細磨刀刃或更換墨刀;
(2) 用800號水砂紙蘸溶劑細磨劃傷處;
(3) 用溶劑洗凈印版,用502膠水和銅粉填補劃傷,并拿細砂紙輕輕打磨光滑(注:此方法適于短版產品)。
2、無規則性線痕
原因:
(1) 刮墨刀刀鋒利度不夠;
(2) 刮墨的傾斜度不夠,刮墨刀壓力過小;
(3) 刮墨刀安裝時平整度差;
(4) 油墨與溶劑的溶解性、流動性不好;
(5) 印版滾筒鉻層表面處理不平滑,過于粗糙;
(6) 印刷滾筒印刷時周向跳動大;
(7) 油墨內有墨渣,粘在刀刃背后‘
(8) 墨管和位置不理想,油墨流入墨槽過急,造成油墨不勻。
解決方法:
(1) 用600號水砂紙打磨刀刃;
(2) 加大刮墨刀的壓力,使其傾斜角度向下,并根據實際情況移動刀架,理想接觸角度為50―70度;
(3) 上刀片時,盡量做到用碎布夾緊壓條與刀片,使力向外側拉,同時從中間旋緊螺絲,逐個向外,但緊螺絲不可一步到位,不需重復二三遍完成,使刀片受力均勻;
(4) 控制好油墨粘度(在不影響印刷效果的前提下),盡可能使用溶解性強,揮發快的深劑,如醋酸乙酯,乙醇,加入少量,可增加光澤度;
(5) 用800號或600號水砂紙蘸溶劑來回打磨印版滾筒,注意磨至圖文部分時用力不要過大,如不理想可與制版廠聯系重制印版滾筒;
(6) 檢查印版滾筒、滾筒軸、軸承及傳動齒輪是否形變、磨損,還可能是由機座水平不正、不穩造成;
(7) 墨槽、墨箱洗凈,油墨多層過濾;